失火的大連地標留下黑色傷疤!外墻保溫材料你到底又雙叒成為“火災兇手”?
發布時間:2021-09-13 點擊次數:1717
車輛走到大連金普新區金馬路,遠遠就能看到地標建筑——凱旋國際大廈屹立街頭。
不過,這道氣派雄偉的銀白色“凱旋門”,如今身上多了一道巨大的黑色傷疤,如同一個數字“7”。這是8月27日下午4時到晚上11時燒起的那場大火,在它身上留下的印記。

火災視頻觸目驚心,不過萬幸的是,樓里1800多人全部安全撤離,沒有人員傷亡。到28日中午12點,現場清理工作基本結束,附近的交通也全部恢復。劫后余生的人們,講述著他們歷險的故事,也開始考慮接下來一段時間無家可歸的生活。在出租車司機張師傅等大連人口中,凱旋國際大廈被親切地稱為“大褲衩”。“好好的一棟大樓,說燒就燒了,真是應了那句話,水火無情?!睆垘煾狄贿呴_車一邊感嘆。從大連北站到凱旋國際大廈,只有20多公里的車程,張師傅平時只需要15分鐘。但由于火災善后還在處理中,前往凱旋國際大廈的振興路依然被管制。張師傅一邊聽著手機導航一路摸索向前,繞行一些小路,花了一個小時才到。走到金馬路,遠遠就能看到幾乎完全變了樣的凱旋國際大廈。
原本出租車下客的地方已用警戒線擋住,民警在警戒線內值守,提醒過路群眾切勿靠近。整個凱旋國際大廈都用警戒線圍住。在警戒線內散落著成堆的過火雜物,有工作人員正在清理?,F場還停放著數輛消防車,消防員們繼續嚴陣以待。凱旋國際大廈分為A座和B座,地上一共29層,地下2層,26層到29層是連廊式構造。這座“凱旋門”形狀的大廈,出現一個巨大的熏黑數字“7”,過火的樓體和未過火的部分一黑一白涇渭分明,部分樓體外墻的保溫材料和裝飾材料已經完全燒毀。從遠處可以清晰看到,樓體連廊部分有燒毀的建筑材料垂落。
凱旋國際大廈外墻裝了許多LED燈,以前每天晚上點亮后非常漂亮,是附近的夜空地標。一場大火損毀了多少居民的家,目前不得而知。光從大廈外表來看,估計不會小。為了安置凱旋國際大廈的住戶們,大連當地政府部門安排了酒店供住戶們暫時免費居住。28日中午,在當地的中安金元酒店大堂,聚集了很多凱旋國際的住戶,正在與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商討如何簽訂承諾書。政府部門印刷的承諾書寫著:“凱旋國際大廈于8月27日下午4時許發生火情,經多方力量緊急救援,現場明火已被撲滅,大廈內未發現被困人員,無人員傷亡,大廈內住戶均安置在賓館等臨時居住場所,有關專家正對建筑物安全情況展開評估,詳細起火原因正在調查當中。根據規定,公安機關需封鎖事故現場,暫時無法使用和居住?!?/strong>承諾的內容主要包括3項。第一,本人及家庭自愿接受政府給予的慈善救助三個月房屋安置租金7500元、一次性生活費1000元;第二,本人及家庭保證真實在凱旋國際大廈居(租)住,如冒領救助款,除全額退還領取的救助款外,自愿承擔一切法律責任;第三,是本人及家庭承諾,領取上述救助金后于2021年8月29日前,退出臨時安置的賓館等居住場所,逾期費用自理。社區及當地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在酒店大堂里,耐心給住戶們講解承諾書上的相關容,部分住戶現場簽了字。
火災過后,住戶們也擔憂,不知道屋內是否過火損失如何,如果有損失,該誰承擔賠償責任。在現場的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稱,建立工作群,每一步的工作進展都會及時通知住戶。同時,每一戶都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接,及時發現住戶所需解決的實際困難。據大連發布通報,當時是凱旋國際大廈19層一住戶家中起火,火情迅速蔓延至外墻。而大連消防官方微博通報稱,接警時是凱旋國際B座外墻材料起火。湖北今天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付成晨表示,火災的原因往往比較復雜,一般情況下,起火的原因包括住戶用火不規范、房屋建材不合格、線路老化等等。因此,具體的責任劃分,需在消防部門詳細調查作出最終事故原因認定之后才能實際進行。付成晨表示,如果是住戶家中先起火,則住戶需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經過調查最終認定本次起火系住戶過錯造成,那么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是否承擔刑事責任,也需要根據調查結果來判斷。其次,付成晨表示,根據《消防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如果凱旋國際大廈的物業管理公司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比如失火后消防設施有問題耽誤了救火等,物業也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另外,付成晨稱,如果經過鑒定,認定本次事故系因外墻保溫材料等使用了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建筑材料導致火災蔓延,則大廈的開發商也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首先,根據官方通報的消息,當天下午,19層某住戶家中著火,業主前往物業求援,物業到達后,房間里全部充滿濃煙。如果這個通報屬實的話,那么也就是說,住戶和物業在初期滅火和報警方面有瑕疵,耽誤了點時間;其次,這棟樓是2008年開盤,2009年投入使用的,在那個時候,建筑的外墻保溫材料極大的可能并非不燃材料,因而也導致了火災沿外墻蔓延;第三,這棟樓在頂部有連廊,煙火蔓延到這個部位時,容易蓄熱,擴大火勢。

(蔓延到連廊底部時,煙火蓄熱)
19層住戶火災發生后,這次火災調派了5個消防支隊的127臺消防車、558名消防員,還出動了直升機和全國最高的101米高噴消防車,滅火戰斗持續了7個多小時,滅火時非常困難。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燃燒速度極快。對火災來說,平面燃燒的速度相對慢些,垂直燃燒就不得了,快得很,有時候就是幾分鐘的事,當溫度達到的時候,嘩地一聲,一面墻瞬間就會卷入燃燒;二是,外墻沒有滅火設施。由于建筑消防設施都是安裝在里面的,外墻上面是沒有滅火設施的,著起來之后,沒有東西滅火;三是,消防隊面臨大面積滅火、控制的不利局面。一方面要組織在外墻方向進行滅火控制,一方面要從內部進行控制,避免火災向內蔓延,還有一方面,要搜救和疏散建筑內部的人員,這對消防力量的調派、現場組織、協調指揮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在建筑下方設立陣地有風險,外墻燃燒物飛落易導致人員受傷,并損傷作戰車輛和裝備。本次火災形成了立體燃燒。高噴消防車射水作業時,??亢妥鳂I面積小、位置不利,供水強度難以在短時間內控制火勢。有網友感嘆:這種保溫層外覆扣板,扣板和保溫層間有間隙,火勢沿間隙迅速蔓延,即使真有噴淋也打不到火點;火勢在連廊下部成片蔓延,對外控高噴車來說,存在諸多噴射盲區,根本不可能真正堵截住火勢;雙塔之間的連廊遭受下部火勢直接烘烤,不僅火勢容易突入室內,外墻建筑構件更會迅速變形,形成大量高空墜物,直接威脅周邊人員車輛。所以,太難了,太坑了。
(使用101米舉高車滅火)
還有一個要提一下的原因是,當天下午13時左右,大連一個市場發生了大火,煙大火猛,地鐵臨時封站。大連消防不少力量投入滅火救援,火還沒徹底撲滅時,地標建筑又起火了,消防面臨兩線作戰的情形。

這次火災中,消防員深入著火層內攻,在頂樓冒著烈火濃煙控制火災蔓延,非常辛苦并且危險,向他們致敬。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這棟樓31層,如果是超高層公寓樓,那就是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即使不是超高層,31層至少也有90多米高,應歸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筑。該樓面積6.3萬平米,按規范應該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等,本次火災發生后,物業是業主去求援并到達后,才確認的火災并報警,這是否意味著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并未動作或雖然動作了消防控制室值班員并未有效處置?從后期火災視頻看,火焰進入B座建筑內部燃燒,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否啟動,目前并沒有官方消息公布,需等進一步的調查。外墻保溫工程已經持續了三十年左右,特別在2000年之后到2014年左右,有相當一批建筑的外墻保溫是不符合現行規范要求的,發生火災時存在全樓蔓延的風險,需要引起更多關注。外墻保溫層引起或因保溫層迅速蔓延的火災,幾乎每一年都在發生……“外墻保溫”又雙叒成為“火災兇手”
事故頻發教訓慘痛
▼
2019年12月2日晚9時許,遼寧省沈陽市渾南新區SR國際新城住宅區發生火災,系外墻保溫材料起火,起火建筑共25層,起火部位為5樓及以上外墻。

▲ “12·2”沈陽火災事故
2019年5月24日晚間,位于南京新街口商圈的金鷹購物中心突發火災,現場火光沖天。

▲ “5·24”南京金鷹火災事故
2018年2月1日,河南鄭州鄭東新區綠地原盛國際辦公樓外保溫材料起火。

▲ "2·1"鄭州火災事故
2014年4月21日,遼寧大連市星海廣場億達杰特公寓樓外墻保溫層起火,瞬間濃煙滾滾,事故沒有人員傷亡。

▲ "4·21"大連火災事故
2010年11月15日14時,上海余姚路膠州路一棟高層公寓起火。公寓內住著不少退休教師,至11月19日10時20分,大火已導致58人遇難。

▲ "11·15"上海特大火災事故
2009年2月9日晚,在建的中央電視臺電視文化中心發生特大火災?;馂脑斐芍苯咏洕鷵p失1.6億元,事故后70余人受到責任追究。

▲ “2·9”中央電視臺大火事件
一次又一次的事故背后,揭示了當前建筑工程外墻保溫材料的防火檢查及驗收有多糟糕!2017~2018年度,公安部、住建部等六部委曾聯合開展了為期半年的全國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各地消防部門對高層建筑的排查結果顯示,建筑外保溫材料防火性能不達標、違規使用可燃易燃外保溫材料,已成為高層建筑的主要火災隱患。
外墻保溫現狀如何?
工地調查結果堪憂!
▼
▲ “全國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央視調查報道
一次又一次的事故給行業敲響警鐘,建筑外墻保溫材料的設計施工一定要遵守國家標準,選擇符合防火等級要求的材料。對此,有必要再來學習一下來自消防參謀的權威解讀。
對于外墻保溫材料
不同防火等級的材料有何不同?
國家標準中是如何規定的?
▼
▲ 《吳參謀說消防》
對于外墻保溫材料的防火要求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如何規定的?
▼
設置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其外墻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無空腔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其保溫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1)建筑高度大于100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2)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100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1級;3)建筑高度不大于27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2 除住宅建筑和設置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外,其他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50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2)建筑高度大于24m,但不大于50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1級;3)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除設置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外,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有空腔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其保溫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1 建筑高度大于24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2 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1級。
外墻外保溫體系在國內應用了幾十年后,不能不說三大“痛點”已到了問題頻發的時期,行業的技術變革也勢在必行了。
“外墻保溫行業首先要解決‘厚臉皮’問題,否則脫落傷人毀物事件可能會更加嚴重?!倍嗝麑<覒n心忡忡地表示。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能源與環境檢測中心專業總工程師楊玉忠指出,近兩三年,有關外墻節能和保溫領域的標準變化非常大,隨著建筑節能的要求提升,對建筑保溫層的厚度就相應增加,比如近零能耗建筑對外墻保溫的要求相當于從現在60mm~80mm厚提高到200mm以上,這給外墻外保溫的施工質量帶來更高的安全隱患。“外墻保溫層越來越重,施工工藝提升不足,保溫節能與安裝牢固之間出現沖突?!鄙綎|建筑大學孟揚教授說,“現在的外墻保溫層每個平方米接近20公斤,固定的要求也會加高,但很多工人在現場習慣于原來比較簡易的操作,難免發生一些局部固定不是很到位的情況?!?/span>同時,要盡快落實建筑質量終身追責制。形成誰開發誰負責,誰生產誰負責,誰建筑誰負責,誰監管誰負責,誰驗收誰負責的責任追究體系,強化各部門的責任意識,推動新材料、新產品的推廣使用。此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了《全國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2020年版)》,將外墻保溫材料列入全國重點工業產品監管目錄。要求“在安全評估基礎上,根據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高低,分類采取加強監督抽查、生產許可、執法打假、認證認可、風險監測、缺陷產品召回等措施?!毕嘈?,這將倒逼保溫墻材行業,加快產品和技術的革新。本文來源:極目新聞、大連突發、央視調查報道、建筑工程魯班聯盟、吳參謀說消防等。
聲明:凡本平臺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平臺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行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平臺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侵權,聯系刪除。
您感興趣的新聞